通知公告

我校学术周报告会——3499cc拉斯维加斯入口分会场报告

发布时间:2021-11-02浏览次数:3420

报告时间20211123日(周二)下午1330-1645

线下地点:我校 学院实验楼 122会议室

主 持 人:3499cc拉斯维加斯入口  刘建平教授 、张文丽副教授

腾讯会议ID:616  284  975

报告题目1:全球医药行业聚焦的最新研发方向及中国改良型新药发展趋势

(下午1330-1500

讲 座 人1: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董事长、所长    全丹毅教授

   要:

欧美国家经过40多年的努力,高端制剂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体系已趋于完善;近20年来生物药已成为全球各大药企重点布局的方向;全球制药行业下一个20年的布局与方向是什么?中国制药行业的布局与方向是什么?

我国由于技术、人才、资本等方面距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制药行业的绝大部分为原料药及仿制药。而与原料药的辉煌相比,中国的制剂技术在占据全球医药近九成的欧美等市场几乎还是空白。我国高壁垒制剂发展受限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创新少、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新型制剂核心技术与产业化技术、以及专业人才等。因此,尽快提高和推进中国制剂创新,赶上国际先进制剂水平,成为我国制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改良型新药在中国已迎来了巨大机遇,在大变革背景下,新型药物制剂研发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个人简介:

 

Dr. Danyi Quan(全丹毅博士)现任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董事长/所长、美国爱科赛尔制药(Xel Pharmaceuticals)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兼首席科学执行官、国际控释协会(CRS)提名委员会委员、CRS中国分会副主席。20174月,全博士作为江苏省政府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特聘外籍专家,负责筹建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全博士曾在美国知名制药企业工作近30年,在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化更有独到见解。由她主持研发的透皮给药制剂有十几种上市品种,专利及专有技术达20余项。

全博士毕业于我校药学系,之后留校任教5年,于1987年作为第一届日本笹川奖学金获得者前往日本星药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日本期间,全博士师从世界著名药剂学家永井恒司教授,在高端制剂领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1年全博士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跟随现代透皮制剂技术之父”Howard I. Maibach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

全博士是美国药剂科学家协会(AAPS),国际控释协会(CRS),美国皮肤病协会(AAD),美国化妆化学协会(SCC)的会员,我校产业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太平洋大学客座教授。

 

 

报告题目2:基于临床需求导向的智能药物递送体系的构建及评价(下午1515-1645

讲 座 人2:南京医科大学3499cc拉斯维加斯入口药剂系主任  徐华娥教授

   要: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化学药物治疗仍然是癌症治疗的重要基石。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等,存在水溶性差、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已成为其临床应用的瓶颈。因此,我们基于临床问题所带来的药学需求,充分利用多学科(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的优势,将材料学领域最新的递送体系应用于化疗药物治疗领域,来改善化疗药物水溶性以及提高其治疗效果。此外,我们还通过材料学手段,将具有线粒体靶向性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AIE)以及中药小分子单体应用于肿瘤放疗领域,成功实现了放疗增敏。

个人简介:

 

徐华娥,南京医科大学3499cc拉斯维加斯入口药剂学系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2019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药学部 临床药学工作,曾任江苏省卫生厅药学督导组专家。2014-2016年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192月作为南京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3499cc拉斯维加斯入口。现为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药学会药剂与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华娥教授致力于基于临床问题导向的智能靶向递送体系的开发及评价以及在重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1、智能药物递送体系的构建及表征;2:药物递送体系在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3:中药单体小分子化合物协同增敏递送体系的抗肿瘤效果构建及评价;4:医用生物材料研发。围绕上述方向充分利用多学科(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的优势,发展了诸如中药小分子单体纳米递药体系,双药协同纳米共载纳米递药体系,自组装小分子纳米纤维/水凝胶载药体系,以及聚集诱导发光AIE)荧光分子等新型纳米载药体系。基于这些载体材料构建的载药纳米体系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为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表SCI论文4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50。迄今为止,根据Google Scholar统计分析,文章总被引频次1500余次,近5年被引频次1000次,单篇最高被引近200次,H指数2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一审专家。任多个本领域同行评议杂志的审稿人,Current Drug Delivery 编委。


主办单位: 我校科技处

                  3499cc拉斯维加斯入口

                  3499cc拉斯维加斯入口青年学者联合会


聆听名师讲座  启迪学术智慧  拓宽创新视野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参加!






Baidu
sogou